Allen專欄 / 《消失的阿密娜》:一場幻滅的解構與反思

2015/10/09|
by Allen
文/ Allen

參加了今年的日舞影展、多倫多同志影展,之後更拿下加拿大Hot Docs紀錄片影展獲得評審團大獎,《消失的阿密娜》(The Amina Profile)雖然是紀錄片,卻有著劇情片的峰迴路轉,它引人入勝的鋪呈安排,讓原本就面向多元的故事本身,在推理偵查的形式推演下,又帶出更深層的議題與批判。

影片從珊卓與阿密娜的訊息調情開始,這對分隔加拿大與敘利亞兩地、未曾見過面的網路情人,兩人的交往因為2011年「阿拉伯之春」示威抗議的爆發遭到阻攔,阿密娜在內戰期間,化名為「大馬士革同性戀女孩」的部落客,撰文批評時政、轉述現況,此舉雖然讓她在網路與媒體上爆紅,卻也謠傳她因此遭到秘密警察捉拿。被捉拿的消息一傳開,不只珊卓,美國、以色列、土耳其等地的各方人馬亦投入搶救的行列。然而,隨著分秒必爭的跨國救援轟動展開,這位阿拉伯同志女孩身分的蹊蹺之處卻一一浮現,「阿密娜是否真有其人?」成了各大媒體與個人辯論查證的火熱議題。

被揭開的謎底簡直出乎意料。不單阿密娜的網路身分是揉合多人的資訊假造而成,就連文章的內容都是從二手資料拼湊、改編而來,甚至,這位在網路上既談情說愛又針砭時政的「阿密娜/大馬士革同性戀女孩」,在現實裡既非阿拉伯人、亦非女同志,而是個中年已婚的白人大叔湯姆!這個舉世嘩然的結果,不只在加強印證網路世界的虛假與扮演,同時也回頭指涉西方世界、媒體根深柢固的深層問題。

正如其中一位媒體人所言,阿密娜的「阿拉伯」、「女性」、「同志」等關鍵字,注定讓她成為媒體寵兒(當然盜用有亮麗外表的個人照片也是關鍵)。於是,就像影片中的受訪者熱衷於追蹤阿密娜的動向,觀眾也在導演的安排下,被代表阿密娜、面容模糊的女子攫住目光。她的頻頻回首與駐足既反映了湯姆身為創作者對他人回應與關注的渴求,也勾起了我們持續追蹤的好奇。然而儘管湯姆對珊卓坦言自己之所以扮演阿密娜,是因為對女同志情慾的好奇與模仿,但他卻非全片唯一的「犯人」,導演蘇菲黛拉司派(Sophie Deraspe)在影片中穿插的裸露女體,便是在說明這種對女性/女同志凝視的慾望,其實普遍地深植於一般大眾──那些追蹤阿密娜的動態更勝於關注其他敘利亞女同志反抗者的媒體與民眾,何嘗不是因為被阿密娜動員的符號迷惑所致?阿密娜的事件本身,其實是一場立基於對浪漫異國(戰亂中的敘利亞/阿拉伯/中東)革命女同志的集體窺看所導致的國際鬧劇。

可悲的是,當外界愈是對「阿密娜」的真實身分陷入集體狂熱式的關注與調查,敘利亞內戰局勢就愈是不受關注,鎮暴的殘忍與反抗訴求也就無法在國際上有效地呈現與發聲。對於敘利亞的反抗陣營來說,阿密娜的「背叛」更是一計致命傷,讓網路與同志的汙名變成官方打壓異己的輿論依據。然而,這位虛構的「阿拉伯革命女同志」之所以能造成如此浩大的影響力,在於「阿拉伯」、「女性」、「同志」這些符號在西方社會既存的特定想像,而「阿密娜」又戲劇性地將之集於一身,於是,遙遠異國的無名小卒,才會匯聚如此龐大的關注而成為焦點。於是,整起事件反而成為一面照妖鏡,諷刺西方媒體與大眾對於中東情勢的偽善,同時拆解了那股社會深層的父權心理,那就是我們從未停止對女性的窺探。

看與被看,表與裡,虛與實,在眾多面像的交疊之中,《消失的阿密娜》的敘事手法,為這起轟動一時的真實事件擴充了背後個人層面的肌理。這是一個關於幻滅的故事,然而對於宏觀的跨國媒體與群眾,這是一則聳動又千迴百轉的新聞,但卻可能在短時間內消費殆盡;但對圍觀的珊卓來說,卻是一段需要時間思考並重新振作的經歷。這更顯得本片的可貴,因為它嘗試化解那些受騙心靈的受傷,也運用新聞來龍去脈的爬梳,在這個快速汰換的全球化世界中,向那些隱性的癥結與結構問題發出批判,有情也有力。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