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底片的不可取代性!克里斯多夫諾蘭談論消失的創作媒材以及底片的重要性

2015/10/12|新聞快訊
by seboxhong

文/ Sebox


數位電影媒介的流行改變了電影產業的許多層面,儘管成本較過去底片拍攝低,在技術層面也有較多的彈性空間,數位媒材的質感仍無法與底片的層次比較。好萊塢導演們雖然在製作預算上有更大的空間,多數仍開始使用數位攝影機,不過還是有許多優秀的導演堅持使用底片作為創作媒材,如馬丁史考西斯(Martin Scorsese)、昆丁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以及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


諾蘭在許多場合都表明自己對於底片的立場,他曾經說過「底片與數位攝影是不同的媒材,我們應該將他當做一個選擇,所以我們必須確保未來的創作者們仍然保有這樣的創作選擇空間。」而諾蘭在倫敦電影節上與奧地利電影博物館的館長 Alexander Horwath ,以及視覺藝術家 Tacita Dean 討論電影的未來,這三位藝術創作者以不同的媒材創作,但對於底片的存在抱持同樣的想法與理念。


英國電影學院(British Film Institute,BFI)的創意總監 Heather Stewart ,以《阿拉伯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作為這次對談的影音輔助,諾蘭對於這部電影十分推崇,在底片攝影上有許多相當優異之處,也讓他回憶起過去觀看《銀翼殺手》(Blade Runner)的經驗。


「關於數位放映之於底片放映缺少的部份,是難以用言語表達的,它可能是某些暗部的細節,或是天空的色調。...我最喜歡的其中一部電影是《銀翼殺手》,小時候我用錄影帶看,一直到大學時期我看到了底片放映的版本,無庸置疑地我可以清楚知道差異在哪裡,而那些差異必須清楚地被告訴所有人。」


目前英國電影有百分之98都以數位放映,而以底片拍攝的電影也因為數位媒材的大量化,造成播放環境缺乏等問題,視覺藝術家 Dean 也指出,在歷史中似乎還沒有任何一個藝術媒材面臨底片目前面臨如此大的威脅,要保護這個媒材的作法並不是要求電影院往回走,把舊式的底片放映器材搬出來,而是要確保這樣的媒材有適當場合可以展演的機會。諾蘭對於電影媒材與內容本身也有同樣的想法:


「這個媒材幾乎是藝術品內容的一部分,當你去藝廊看畫的時候,你並不是看一張畫的相片,而是看畫本身。你無法分開媒材與創作品這兩個物件,但在電影的世界裡,多數人還是喜歡用DCP的形式播放《阿拉伯的勞倫斯》,它只是最近似於電影的一種材質,被多數人喻為電影。」


「如果觀眾的觀影經驗不再有價值,如果你不能給予他們所付出的金錢相等的觀影價值,觀眾們就不會在去看電影。現在看起來到電影院看電影的人數十分穩定,不過與過去相比並不突出,藝術創作者必須將自己的腳步往前跨,建立起其中的標準。」


最近昆丁塔倫提諾即將推出他的新片《八惡人》(The Hateful Eight),先前我們也報導過昆丁即將用70mm底片放映,諾蘭對此非常的讚譽有加,他認為觀眾過去與現在所付出的電影票費用並沒有減少,但畫面的品質卻隨著數位媒材而降低質量,對於昆丁導演的行為他認為十分困難,不過也十分值得。


諾蘭最新的作品《星際效應》(Interstellar)也使用70mm與35mm放映,他在對談中也提出了著名剪接師瓦特莫屈(Walter Murch)說過的一段話,他認為非常能夠表達他對於底片的愛好。


「瓦特曾說過『用兩種不同的媒材拍攝一個空房間、一張椅子以及打開的門,用底片拍出來讓你感覺有人要從門走出來,而用數位拍起來讓你覺得有人已經離開了。』使用數位媒材讓你失去對於時間流逝的感受,但在底片上你絕對可以感受到看電影時那樣的期待。」


在對談中諾蘭也舉出了一些他覺得非常棒的觀影經驗,如 Stephen Quay與Timothy Quay兄弟執導的動畫作品《Street of Crocodiles》、《The Comb》、《In Absentia》,這些作品重新以35mm的形式製作拷貝,諾蘭認為這些手作的電影作品的質感中有飽滿的熱情,更能帶領觀眾探索創作者的世界,他非常高興能夠將這些作品展現給觀眾。(Indiewire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