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瀞心專欄 / 2015二次大戰七十周年:戰爭,從未離我們太遙遠

2015/11/07|
by 張瀞心
文/張瀞心

2015年,正逢二次大戰70周年。

我看著大陸的電視台放送著二戰70周年特別節目;我看著日本書店內的二戰70周年專區,蒐羅古往今來有關二戰的著作,包含研究及文學創作。在海外看著台灣的電視台,鮮少因二戰結束70周年而製作特別專題。其實二戰結束,對台灣人來說也是個重要的一年,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國民政府來台。

1945,是把時代的利刃,宣判參與戰爭的國家們,其各自命運。無論戰勝或戰敗、政府或庶民,皆在二戰付出至今無法計算的龐大成本。

距離1945相當遙遠的我,只能從上上一代人的口中聽聞過戰爭一事。但除了外婆親口說的故事,我還能輕易地能夠在各類型電影中,拼湊出戰爭的各個面相、各國度的不同解讀。二戰70周年的2015年即將尾聲,在一年大量看電影的旅程裡,仍有6部與戰爭相關。

原來戰爭,從未離我們太遙遠。

093_086_0

戰爭之下的扭曲人性:《惡童日記》(2014)

描述戰爭與孩童之間的關係的電影不在少數,隨便用力回想一下,《送信到哥本哈根》、《穿著條紋衣的男孩》、《偷書賊》...等,都能夠從腦海深處跳出來。電影大部分著眼於孩童對戰爭的懵懂無知,或者努力在夾縫中求生。《惡童日記》則是罕見地將殘酷的議題、扭曲的性格,加諸在主角雙胞胎身上。

片中「大部分」的大人們皆顯現遭遇戰亂的心煩意亂模式,重新學習與環境共處,卻同時痛苦掙扎。唯獨兩兄弟跟著戰爭一同成長,也許是惦記著母親離開前的那句「不要停止學習」、還有父親交給他們的大空白筆記本,才決定強化自身在戰爭中,所缺乏的能力:忍受疼痛、飢餓、鍛鍊心靈,找尋到其獨特的生存之道。同時,電影也以兩兄弟獨特的世界觀,帶給觀眾戰爭另一面向的解讀。

201540005_still

戰爭的陰影,從未離去:《羅曼波蘭斯基:戲如人生》(2013)

尚未深入電影的世界,對於羅曼波蘭斯基這位名導的認識僅止於《戰地琴人》。紀錄片以訪談的形式,讓羅曼波蘭斯基暢談82年生命旅程中的重大事件。屏除醜聞、三段婚姻,影響創作至深的,仍是遭遇戰亂的童年。紀錄片中不時穿插《戰地琴人》電影片段,與導演侃侃而談的童年時光相互輝映。這部奪下坎城金棕櫚獎的影片,是他的人生寫照,也是戰爭侵入一位猶太男孩心靈的鐵證。



《依達的抉擇》(2014)

2015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依達的抉擇》,選擇的背景非戰爭當下,而是離二戰有些距離的六零年代,共產主義下的波蘭。

黑白基調的每一幕,像試圖掩蓋猶太人遭到大屠殺的傷痕,觀影者卻仍會遭畫面裡,歷經大屠殺的兩代人─女主角安娜(依達)、及她的阿姨的表現反噬。劇中人物均表現地不悲情,卻非常壓抑,使得觀影者心底如有無數根小針,被扎得微微刺痛。

看過這麼多戰爭相關的電影,《依達的抉擇》切入的視角較不一樣。不必以慘絕人寰的畫面渲染戰爭的可怖,但依達的阿姨優雅地縱身往窗外一跳、結束性命,呈現戰爭對人類身、心的全面毀滅。

WOMAN IN GOLD

《名畫的控訴》(2015)

2006年,離二戰結束超越半個世紀,瑪麗亞・阿特曼(Maria Altmann)終於向奧地利政府討回家族中的資產─由克林姆所繪的畫作《艾蒂兒肖像一號》。此畫作在二戰時,納粹佔領奧地利時遭到帶走,爾後輾轉成為奧地利美景宮美術館的鎮館之寶。

片名的「控訴」二字,狹義來看是以女主角瑪麗亞的角度,來控訴奧地利政府佔有家族資產;廣義看待,則更近似於對納粹的控訴。與2014年上映的《大尋寶家》不約而同,皆以真人真事為基礎,控訴納粹在二戰時搜刮、搶奪藝術品充填國庫,進而造成許多藝術品佚失的那一段黑暗歷史。

Good-Morning-Vietnam-robin-williams-23618210-1920-1080-e1410539657288

特別加碼─越戰:《早安越南》(1988)

《早安越南》為已故喜劇演員─羅賓威廉斯代表作。背景設定在1965年越戰期間,在南越胡志明市(西貢) ,一位美軍電台DJ周遭發生的故事。淺顯易懂的電影內容,諷刺當時的新聞審查制度,當然,還有越戰本身。

戰爭的本質,皆是各個政府間的利益爭奪,普羅大眾則因裙帶效應不得不被捲入。《早安越南》的焦點並未在美國(民主勢力代表)與越共(共產勢力代表,背後還有中、蘇協助)之間的利益角力,僅針對戰爭之下,最貼近小人物的情感關係:DJ─康納、越南人─陳以及陳的弟弟─端,本是跨國的純粹友誼,卻因越戰而變得複雜難解、分崩離析。

9ecbed34a97c0a1250cdbdef8c17a2e1總結─戰爭請止於我們這一代:《灣生回家》(2015)

1985至1945年的殖民關係,台灣、日本結下不解之緣。殖民期間的產物相當多,「灣生」是其中之一,卻默默被歷史洪流沖刷地不留痕跡,僅留存在歷經殖民時代的台人、日人心中。

在台灣度過孩提時代的「灣生」,因殖民關係,對於「故鄉」的認真變得有些複雜。打從有記憶以來,台灣便是灣生生活的地方,父母皆來自日本,自身持有的國籍也是日本,但台灣已深深扎根在他們內心;尤以在花東地區參與過開墾的「灣生」及其家族,將台灣當成「故鄉」的這份情感,更加強烈。

電影內的戰爭題材,在在顯示出:無論哪一場戰爭,對於人類身、心的傷害力道,幾乎等同在各個參戰的國家皆投下一顆原子彈般震撼,並具毀滅性。如同《灣生回家》裡的灣生們所冀望,戰爭造成的傷害應止於他們那一代。然而直至2015年,全球仍有多處處於戰亂,進而出現二戰後最大難民潮,湧入歐洲。

戰爭從未遠去。拍攝、觀影的行為,正是要一遍一遍,讓全人類知曉、記憶戰事的各種面貌;並將震撼的感覺,轉化為反戰的能量。

個人部落格-租片狂的異想世界:http://dvdcrazyfan.blogspot.com/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