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一封給紐約世貿大樓的浪漫情書!從城市認同看《走鋼索的人》

2016/01/14|專題報導
by hsphere

sponsored by MOD logo


《走鋼索的人》(The Walk)是一部特別的作品,它看似重現了 1974 年一名法國街頭藝術家菲利普,在即將完工的紐約世貿雙塔完成行走鋼索的壯舉,不過從導演勞勃辛密克斯(Robert Zemeckis)片中的細膩安排,到電影最後令人動容的結局畫面,才發現這部電影是一封給紐約世貿雙塔的浪漫情書,一場有些勇敢、有些遺憾的回憶,一個外來移民對於這個美麗城市的認同。


菲利普和多數的電影角色一樣,擁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從他年輕時期就不斷的在他內心沸騰著,他喜歡走鋼索,他喜歡表演特技,在這樣的舞台上,他才覺得自己是真正活著,才覺得自己是真實地在呼吸著,不過這樣的行為可不受到他家庭的支持,菲利普努力的在巴黎街頭賣藝,在這個擁有偉大藝術歷史的城市中找到生活的窄小空間,掙扎的靈魂和巴黎有著巨大的反差,回到地下室的菲利普是充滿疑惑的,他無法理解為何這個城市沒有他容身之處?他思考著該如何在每個人都不相信的處境下,找到自己的定位?他需要的舞台在哪裡?讓他成名的契機又在哪裡?直到他看到了正在興建中的「紐約世貿雙塔」。




[caption id="attachment_68398" align="alignnone" width="1304"]The-Walk-Movie-Review-Image-6 曾經佇立在曼哈頓島下城的世貿雙子星大樓[/caption]

美國,紐約,一個充滿夢想的國度,一個充滿可能的城市,集結全世界的優秀人才,在同一個競技場競爭者,菲利普知道這一點,而那裡有一個彷彿為他而建造的巨大舞台,他知道他的生命目的是為此而生,他知道無論如何,他都將踏上這塊土地、走上那棟大樓,征服它們;他招兵買馬,籌備縝密的計劃,在法國展開集訓,模擬練習...就是要讓這一切萬無一失。相較於美國,大家對於這個資本主義下的產物卻感到相當冷感,直線條的造型如同兩座墓碑,高聳入雲的距離感難以親近,那是一個動盪的 70 年代,但也是一個活力充沛的時期,紐約世貿雙塔反而顯得格格不入,直到菲利普踏上了這棟大樓,企圖穿越他們,試著,給予這棟建築,一個屬於它獨特的靈魂。


所以,就像電影當中最後給予菲利普的評價一樣,他挑戰公權力、挑戰全世界、挑戰生命的行為,讓他從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舞台,找到了他生命的意義,也讓紐約世貿雙塔找到了該有的心靈,如畫龍點睛般的讓這兩棟大樓活了起來,一個來自法國巴黎的外來人,帶著自己有些愚笨、莽撞的夢想,說服了紐約這個美麗的城市,而紐約對於菲利普來說,才是他的城市歸屬。


最後,紐約當局給了菲利普一個世貿雙塔觀景台的通行證,期限:「永遠」,然後畫面慢慢地、緩緩地、搭配著夕陽,溫暖的停留在這個曾經佇立在紐約曼哈頓島下城的美麗建築,然後我們閉上眼,想著每一段跟他有關的記憶,在永遠兩個字下,布幕拉上。


那些曾經佈滿塵煙的恐怖回憶,也不再出現。


《走鋼索的人》已經在中華電信 MOD 上架,也許你看完這篇文章,可以從更不一樣的角度,賞析這部片,也許也許,你也會有更不一樣的感觸與想法。


the-walk-114_300_mktg_art_v023_r_rgb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