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瀞心專欄 / 《歡迎光臨國家畫廊》──躲藏在美術館背後,那些不被我們知道的...

2016/02/08|
by 張瀞心
文/張瀞心

「電影和書本都有時間,繪畫唯一沒有的就是「時間」。電影用兩個小時說一個故事,有時間介紹人物、進入情節。你能花六個月看一本很厚的書,意味著你跟這個故事生活了六個月,情節進進出出,新角色會加入,不同事情會發生,這也是時間。但繪畫沒有時間,繪畫必須以光速說故事,因此在畫裡說故事,需要十足技巧。」

透過電影,來一趟3小時的美術館之旅吧。

National Gallery的美術館導覽員,是由一群藝術家、研究員及美術館工作人員所組成,作為畫作與一般參觀者之間的橋樑。館藏在細膩的解說下激盪出香醇的意涵,各導覽員也提供了觀賞時各種切入的視角,針對不同團體,打造不同解說內容;從欣賞畫面,至「理解」畫作,啟發參觀者。繪畫「沒有時間」的概念,即是一位帶領青少年團體的導覽員的解說內容。

「沒有時間」的概念在美術館內不停流竄。展覽上是一幅又一幅凝結時光的作品,參觀者漫步其中,靜靜地與這些故事對話,時間似乎也停擺了。這是畫作與畫作展覽的特質,參觀者與作品間的神秘儀式。作畫需耗費不少時間構圖,進而完成一幅畫;展覽在觀眾踏入會場時已經完成,但並不是瞬間催生而出。一個美術館幕後所堆疊的,那龐雜的專業知識──從藝術史到修復史;繽紛的人文風采──對藝術的熱忱、對美的賞析...,鏡頭靜靜觀看美術館不為人知的另一面貌。

但《歡迎光臨國家畫廊》時而帶領觀眾進入現實的層面:美術館的經營方向,是要迎合大眾,或者堅持一貫冷僻的路線?

畫面中的工作人員激辯著這個長存已久的話題。藝術有著出世的特質,但經營美術館卻有著許多入世的議題(金錢)不得不考量。正反兩方的拉鋸,片尾沒有給出明確的結論。無論拍攝《歡迎光臨國家畫廊》的緣起為何,這部紀錄片確實縮短了一般民眾與美術館間的距離,掀開躲藏在美術館布幕後的真實面,帶出既出世又入世的衝突美學。藝術,似乎與大眾親近許多。

個人部落格-租片狂的異想世界:http://dvdcrazyfan.blogspot.com/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