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is專欄 / 致 李奧納多迪卡皮歐

2016/03/06|
by LOUIS

文/ Louis


1974年,一位德國孕婦站在 Leonardo Da Vinci 畫展上,她沉溺在那些鬼斧神工的名畫上久久不能自己,此時腹中的胎兒突然好像有了類似的共鳴感應,她感覺到了胎兒的悸動,於是將這名孩子取名為 Leonardo DiCaprio. 這個孩子仿佛天生就是要從事藝術方面的工作,也希望能如同達文西那樣大放異彩。


1997年,當時我還是個孩子,還不懂什麼是好電影,在那個影院還是嗑瓜子的年代,有部西洋片上映了,神奇的是,身邊的大人們好像著了魔似的不斷買票重看那部電影,有者更看了三四次,有些是完全不看電影的人也被這股魔力吸引過去,我也被懵懵懂懂的帶了進影院看了兩次,依稀記得當時的我被很多畫面震嘆住,一直都記得某些經典橋段與臺詞,也忘了這股風潮延燒了多久,只記得當時突然好多人的洋名都叫JACK,好多人都想在船頭擁抱展翅高飛,好多人都說那句“you jump, I jump. ”


多年后,開始懂得欣賞電影,開始愛上電影,開始琢磨電影,依稀記得以前的那個迷遍萬千少女的 JACK,也重看了無數次那部電影,發現了好多好多以前沒發現的隱喻和感動,也開始喜歡這個天才少年,開始翻看他所有的作品,發現這個英俊少年竟然是樣貌與實力兼具的天才演員。1993年 ,他和Robert De Niro 演了一部叫 《This Boy’s Life》的電影,戲裡他是一個被繼父虐待欺凌,內心壓抑無比的少年。同年,他和Johnny Depp演了《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戲裡他演活了弱智男孩阿尼,舉手投足都把角色演得活靈活現,這自然幾乎無瑕的演出也讓他入圍了金像和金球獎提名,當時他只不過是19歲。1995年,他在《The Basketball Diaries》演出了一個反叛的吸毒少年,把那青春揮霍得淋漓盡致。同年,他還演出了《Total Eclipse》,這是法國象征派詩人蘭波的傳記片,放浪不羈的天才演出讓人驚嘆。1996年,他演出了現代版的《Romeo + Juliet》,他塑造出一個有別於以往的Romeo形象,于狂躁反叛與多愁傷感於一身的演出,被當時評論為具有毀滅性的演出,也因此片奪得了柏林最佳男主角。同年也和Meryl Streep演出了《Marvin’s Room》一個在自家縱火的叛逆青年。


1997年,可以說是小李的豐收年,這部史詩巨作《Titanic》在當年橫掃奧斯卡11個大獎,破盡美國世界各地的票房紀錄,據說在美國影院破紀錄上映了幾乎一年的時間,Leonardo在片中完美的詮釋了那個英俊瀟灑,放蕩不羈的少年,這股旋風席捲了全世界,也注定成為了經典。1998年演出了《The Man in the Iron Mask》裡的路易十四與他的孿生兄弟。2000年在《The Beach》演出了一個愛網上尋找刺激和冒險的青年。2002年演出《Gangs of New York》,同年還演出了口碑與票房極好的《Catch me if you can 》,戲裡的他是個犯罪天才通緝犯,偽裝技巧神乎其技,醫生律師飛機師都是他的身份,也讓小李過足戲癮,和影帝Tom Hanks的對戲這貓抓老鼠的遊戲也注定成為經典。2004年的《The Aviator》飾演Howard Hughes的傳記電影,那不可一世的偏執狂,幻想與完美主義的花花公子飛行家,內心脆弱時而精神潰散的演出小李完美詮釋,也讓他帶來了第一個金球影帝。2006年演出了兩部很好的作品《The Departed》與《Blood Diamond》,這兩部作品讓小李獲得金球獎有史以來第一次的雙提名最佳男主角,同時也入圍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2008年中的《Body of Lies》演出穿梭於炮火之間的戰地記者,同年和老拍檔Kate Winslet 演出了《Revolutionary Road》,兩人經過歲月的磨練把演技提高了一個層次,很細膩的演出了婚姻的摩擦與矛盾,曾想想如果Jack 爬上甲板沒墜入海底,隨著歲月的摧殘現實的磨練,這是不是那浪漫愛情的結局?


2010年小李帶來了兩部非常經典的電影,《Shutter Island》是部燒腦神片,讓觀眾一直游離在真實與幻想之間,結尾在階梯上的那句話個人可是看了第二遍時才發現事有蹊蹺。《Inception》同樣是讓人游走在夢境與現實之間,這部神級經典片相信也不需多介紹,只是想知道結尾那旋轉是掉還是不掉。2011年演出了傳記電影《J.Edgar》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局長,此作品同樣獲得了金球獎提名。2012年在昆丁的《Django Unchained》裡演出了一個暴虐的莊主,鮮少演配角的他同樣把此角色的殘暴不仁的表情演得入木三分。2013年的《The Great Gatsby 》演出了一個一直沉溺在夢中為愛付出一切的富豪,為了夢而生,為了夢而死。同年的《The Wolf of Wall Street》把這只華爾街之狼演得登峰造極,那幾近癲狂的舉動和演出毫無保留的演繹釋放絕對是小李近年來最特別的演繹。再來就是今年的《The Revenant》了,也終於在昨天讓小李拿了座小金人。


很多人都很喜歡吹毛求疵,批評小李演技太放,多麼誇張用力,但有沒有一種可能性是,那個角色本來就是那麼誇張,那麼浮誇的個性?比如wallstreet裡的Jordan,記得看過幾篇文章提到真實的Jordan比戲中的他還要瘋狂。不是每個角色都要扮深沉內斂才叫演技,不是每個梁朝偉都能遇到王家衛,靠靜態眼神奪得影帝。以上提及的電影也有不少是內斂之作,為何不被批評者提起?當他在神鬼獵人裡只靠眼睛和肢體動作演出,又有人說只是靠辛苦談不上演技,沒有靈魂之類的,什麼叫靈魂?當有靈魂時是不是又要說沒有精氣神?難道拿個稱職的最佳必須男扮女,或角色模仿扮演,還是減重到極限才叫演技?喜歡小李是因為他對專業的尊重,對劇本嚴格的挑選,合作的一個個大導演應該都不是傻瓜,不會只注重他的名氣或外表而選擇他。(畢竟外表他也慢慢往實力派向橫發展)很少演員能演出一部又一部的經典作品,除了運氣之外這和實力的掛鉤脫不了關系,加上他對劇本的嚴格挑選,這點足以給予非常高的評價。很多演員窮盡一生只想有一部代表作品,或是拍出一部經典,但看看他的作品,多少部是經典中的經典?


昨天的奧斯卡小李上臺的那刻,全體起立為他鼓掌,沒有高傲,沒有激動,一切看似多麼平靜自然從容不迫,這種處之泰然的態度不是演練而成,而是經過多少部好作品,好團隊,好的演員不斷磨練與突破自己而到達的境界,非常喜歡他的致辭,尤其看到Kate握著雙手眼泛淚光的看著他,讓人不禁聯想,有種感情叫Leonardo DiCaprio 與 Kate Winslet. 期盼他不會因此鬆懈,能帶給我們更多讓人驚嘆的經典作品。


此篇文是獻給所有喜歡小李的人,最後送上他致辭裡的最後一句:


“Let us not take this planet for granted. I do not take tonight for granted.”


拍爛手掌。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