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Sebox
歡迎回到狂熱球的電影小教室,儘管最近我們的社會正在面臨一段艱苦的日子,尤其對於莘莘學子來說更是如此,我們還是要繼續這個希望大家可以受益良多的單元,把世界電影發展的歷史重點告訴大家。卓別林與基頓為無聲電影世界創造了高峰,當然,除了他們之外也有非常多優秀的電影創作者努力不懈,在技術、文本等各個方面繼續為電影發展貢獻。而電影發展至今錄音裝置也逐漸成熟,在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兩個世代的銜接段落中,也有幾部電影史上非常重要的作品。
蘇聯導演謝爾蓋艾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在1925年推出了《波坦金戰艦》(Battleship Potemkin)一片,幾乎是震驚了全世界的電影工作者,電影中經典的奧德薩階梯一景,完美地詮釋了「蒙太奇」對於電影藝術的重要性,他將各個看似無關的影像串起,中彈女人痛苦的臉孔、不斷往下滑地嬰兒車、老奶奶擔憂的表情、軍隊對人民無情地殺戮等,成功地讓場面調度配合鏡頭發揮其最大的效用。
在錄音設備發明以前,無聲電影的播放場地通常會有一組樂團,為了這部電影譜曲後,現場跟著影像的腳步演奏,補足電影沒有聲音的不足。不過同步錄音設備Vitaphone在1926年問世,是華納兄弟影業首先投資的先進錄音系統,他可以在拍攝的同時錄製聲音,使用33又1/3轉速的黑膠唱盤錄音,電影裡的角色可以開始講話了!1926年美國導演Alan Crosland率先嘗試了錄音設備Vitaphone,製作了音效以及背景音樂,往有聲電影的方向邁進了一大步。
華納兄弟公司推出的Vitaphone錄音系統大受電影創作者的歡迎,1927年華納影業推出了第一部同步錄音的電影《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裡頭有對白也有幾首插曲,電影本身敘事流暢,講述從小立志當歌手的傑克,卡在夢想與家庭左右為難的困境下掙扎,儘管電影的手法並不像《波坦金戰艦》,或是卓別林、基頓的表演來得有趣,但第一部有聲電影的確造成了當時電影界的轟動,也敲響了默片時期結束的鐘聲。
同時間除了美國開始拍攝有聲電影以外,其他國家的電影產業尚未受惠於錄音設備,不過仍然有相當驚人的作品出現,例如法國的阿貝爾剛斯(Abel Gance)推出長達約330分鐘(因為電影已經分散各地,無法確切還原當初的長度)的《拿破崙》(Napolean),史詩般地戰爭場面備受讚賞,由於導演不滿攝影機能夠捕捉的畫面太少,便使用了三塊屏幕將場面擴展到最寬,將四個場景同時展現,幾乎可以說是放映技術升級的先驅,電影總共花了4年才拍攝完成。
如同我們前幾週所聊到的,這個期間德國正在經歷「表現主義」的藝術潮流,德國表現主義電影代表《大都會》即便是拿到2015年來看,同樣也是一部令人難以想像的神作。當時美國電影工作者Josef von Sternberg 在1927年拍出了《地下社會》(Underworld),沒有使用熱騰騰的Vitaphone,反倒是透過他獨特的風格結合創意,呈現兇殺案、警方與反派的拉扯,讓一名強匪第一次成為電影主角,成功啟蒙了「黑色電影」(Film Noir)的風格,也獲得了第一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故事獎。沒錯,有聲電影出現的這個期間,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也推出了第一屆的學院獎,也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奧斯卡金像獎。
一直到了1928年,導演布萊恩佛伊(Bryan Foy)推出了電影《紐約之光》(Lights of New York),這是第一部全部都有對白的電影,從此便改變了電影製作的方式,同步錄音成為電影製作的基本配備。除了華納兄弟以外的電影公司也開始有危機意識,紛紛尋求製作有聲電影的方式,所有的攝影棚以及電影院都開始大改裝,只為了迎接這個新技術的到來。
有聲電影的發明聽起來是一項對於電影產業有益無害的事情,但事實上除了攝影棚以及電影院要改裝以外,過去默片時期電影只要拍好了,就可以輸出到法國、德國等熱愛電影的國家,有聲電影出現後每一部電影都需要配上不同語言的版本,技術也成為電影預算暴增的主要原因。不過對於當時的電影工作者來說,這些改變都是必要的,多數的電影人都選擇欣然接受這個改變。1929年的《紅伶秘史》(The Broadway Melody)講述兩個女孩因為在家鄉表演歌舞火紅,想要到大城市紐約打拼一番,卻同時愛上了百老匯歌舞團的經理。這樣的故事劇情簡單樸實,不過因為它是第一部百分之百歌舞電影,連裡面的歌曲都是特別創作的,所以拿下了第二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也讓米高梅(MGM)電影公司以及其他電影公司,開始對拍攝歌舞片瘋狂。
不過檢視歐洲對於有聲電影的看法,就可以發現現今我們所認為的好萊塢電影與歐洲電影會有如此的差距,事實上是其來有自的。當時在歐洲有許多電影創作者並不喜歡這樣的技術,他們認為過多的台詞對白會減弱電影的美感,不過也有另一派創作者擁抱這樣的技術,但不過度使用它。例如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之一的亨利卡地爾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就曾經說過
「對一般的觀眾來說,電影中的對白並不只是眾多聲音的其中一項而已,先有了對白,然後才有其他聲音。換句話說,不管有多少的聲音一起出現,人聲的出現一定會是感知系統裁決聲音層次的主要因素。」
日本電影在這方面的發展並不順利,因為當時日本的有聲電影多數是放映無聲電影,才在現場進行聲音表演。而中國當時也因為反對與贊成各佔一半,加上中國當時的方言過多,又沒有足夠資金發展,導致有聲電影在中國非常遲緩。然而,像是歐洲如此對於聲音的應用深入思考的電影創作者並不是好萊塢的多數,美國電影開始大量產製百老匯歌舞片,追求越來越大的電影製作,越來越華麗的佈景,加上萌芽不久的明星制度,好萊塢電影產業發展的非常快速,獲利非常高,卻不如歐洲電影來的精緻。許多默片電影大師如卓別林、艾森斯坦等,都非常抵制有聲電影的製作,然而聲音已經為電影打開了一扇無法關閉的窗,影像似乎再也離不開聲音。接下來各國的電影發展隨著政治、經濟甚至是戰爭因素,產生了非常不同的風格與類型,下週我們會帶大家繼續往下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