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初,彭博報導了以大衛艾利森(David Ellison)為首的派拉蒙影業,準備以每股 20 美金的價格收購華納兄弟探索集團,不過該條件最終被拒絕;然而,這項潛在的巨大整併案,現在可能延伸到整個好萊塢的競標競賽,因為華納兄弟探索正式待售中(For Sale)。
根據 THR、紐約時報、衛報的多方報導,華納兄弟探索董事會美國時間週二(10 月 21 日)表示已經對相關合併方案展開審查,已達到股東的最大利益,這同時也是該公司首次對外求售,同時在同天的新聞稿指出,目前已經收到多方的主動意向,同時公司內部已經正在評估。
「策略選擇」(Strategic Options)包括了先前宣布的公司拆分販售,例如 NBCUniversal 與 Versant 分別對華納兄弟影業以及探索頻道進行收購,或者是整間公司打包購買,基本上,所有的可能性方案都擺在交易桌上。
「我們持續取得重要進展,藉由推動策略性計畫,讓旗下片廠重返產業領導地位,並在全球擴張 HBO Max 串流服務,使我們的業務在瞬息萬變的媒體環境中取得成功。」該公司目前的執行長大衛查茲拉夫(David Zaslav)在一份聲明稿指出,「我們採取了大膽的一步,準備將公司拆分成兩間媒體領導品牌公司:華納兄弟以及探索頻道,因為我們堅信這是持續前進的最佳分向。」
「我們的資產組合價值不斷獲得市場上其他人的認可,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查茲拉夫補充說到,「在收到多方表達興趣之後,我們已啟動對各種策略選擇的全面檢視,以找出能夠放大我們資產全部價值的最佳解答。」
華納兄弟影業是好萊塢傳統片廠,近年才與探索頻道合併。
目前尚未確定這些潛在買家來自何處,派拉蒙可能是最有機會的候選人之一,背後以甲骨文資本為靠山的大衛艾利森,今年 8 月才大動作的透過旗下 SKYDANCE 為首,以 80 億美金的金額併購了派拉蒙影業,如今若一口氣拿下華納兄弟影業,絕對可以成為一個足以跟迪士尼影業抗衡的全新媒體怪物;至於同樣在討論範圍之一的串流大哥 NETFLIX,看起來則沒有太大的興趣。
「針對目前我們預計在這個產業達到的目標過程中,沒有什麼是必須的。」NETFLIX 執行長泰德桑拉多斯(Ted Sarandos)在第三季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並沒有看到他明確的提到 WBD ,並且重生他們會持續聚焦在有機的成長,而非將目標放在大型企業身上,「談到併購機會,我們會仔細研究,所有機會都會被考慮,我們會運用與投資作品相同的框架和視角,去思考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嗎?對與所有權是否具有附加價值?」
NETFLIX 另一位共同執行長格雷格彼得斯(Greg Peters)則是認為大型併購帶來的實質效益並沒有想像中來得大,「這些併購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競爭格局,我們也看到了這些併購帶來的多方結果,所以,看著我們的競爭對手透過併購擴張,並不會改變我們對競爭格局的看法。」
看起來 NETFLIX 始終有自己的玩法,對於收購大型傳統片廠不感興趣,「我們過去一直非常明確地表示,我們對擁有傳統媒體網路不感興趣,這一點始終沒有改變。」泰德表示。
比起傳統製片廠,提供最棒 串流體驗的 NETFLIX 更像是一間科技公司。
華納兄弟探索集團今年在院線表現上可以說是相當亮眼,從年初的《罪人》(Sinners)、暑期賣座強檔《F1》(F1: The Movie)、恐怖片黑馬《凶器》(Weapons)以及沒意外將成為獎季強大競爭者的《一戰再戰》(One Battle After Another),加上全球賣破 9.5 億美金的《麥塊電影》(A Minecraft Movie),真的可以說是叫好又叫座。
不過就內部而言,過去幾年倒是有點動盪。2020 年,Hulu 共同創辦人傑森基拉(Jason Kilar)接任華納兄弟影業執行長,卻在年底拋出華納兄弟影業 2021 年全片單與串流同步上架策略,引爆創作者的強烈反彈其中包含了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公開砲火,不但中斷了雙方 20 年的合作關係,也會後續 WB 人事策略埋下伏筆。
2022 年 4 月,AT&T 將華納兄弟影業與探索頻道以 430 億美元規模合併為華納兄弟探索集團(WBD),由大衛查茲拉夫(David Zaslav)擔任首位執行長;同年 8 月 WBD 取消了已經拍攝完畢的《蝙蝠女》(Batgirl)震撼業界,其後華納兄弟電影主席陶比艾默里奇(Toby Emmerich)去職,改由麥可德魯卡(Michael De Luca)與潘蜜拉艾比(Pemela Abdy)接任;DC 影業方面,濱田沃特(Walter Hamada)出局,改由導演詹姆斯岡恩(James Gunn)與彼得沙佛朗(Peter Safran)共同擔任 DC 影業(DC Studios)的執行長。
詹姆斯岡恩(右)擔任 DC 電影的共同主席。
自從 2012 年迪士尼影業以 40 億美元的金額收購了盧卡斯影業之後,好萊塢就進行了一場併購時代,2019 年迪士尼再拿下福斯影業,2021 年亞馬遜以 84.5 億美金購入另一間老牌片廠米高梅,今年 SKYDANCE 則是以 80 億美金收購派拉蒙影業,除了迪士尼之外,亞馬遜與背後是甲骨文的 SKYDANCE 都是娛樂之外的金流,代表著疫情以來,影視產業確實因為串流崛起、戲院式微而面對著變現的壓力,如今已經強強聯手的 WBD 如今也開售,就看哪一間公司有意出手統整。
總結來看,這一輪「資本整併驅動內容」的併購潮,象徵的是技術與金流主導的企業,企圖用規模換取快速投報,然而,如 NETFLIX 的觀察,規模並非企業治理的解答,串流平台在疫情紅利之後開始下降,戲院與串流的窗口期重新校,都讓整個影視娛樂產業處於一個充滿希望但依舊不明的狀態,下一個併購 WBD 的買家必須證明,併購帶來的不是更大的平台焦慮,而是需要有更健康、成熟的經營藍圖。
參考資料:THR